山东人窦丰富:打拼21年,在乌兹别克斯坦开起最大食品厂
都说乌兹别克斯坦遍地是机会,但真正干时却困难重重。来乌考察的中国人一拨又一拨,留下的没几个。
在乌兹别克斯坦打拼21年,乌兹别克斯坦30%的天然气加气站是他提供装备并安装建设的;乌兹别克斯坦最大的食品厂也是他一手做大的。沂源人窦丰富说,乌兹别克斯坦不是一个挣快钱的地方,想在乌获得商业成功,一定要深入融入这个社会。
还完16万元债走出去,一直闯到乌兹别克斯坦
图片源自齐鲁壹点
虽然是周末,位于塔什干郊区的金渤海饼干厂依然在生产。刚刚烤好的饼干新鲜出炉,当地女工正在打包,这一场景在不喜欢加班的乌兹别克斯坦人身上很少见。
窦丰富2006年进入食品行业,做饼干。现在,这个饼干厂已经成为乌兹别克斯坦最大的食品厂,窦丰富雇了60来个当地工人,请了一个福建人搞技术,在乌有四个代理商,每月产量150吨,产品以大众消费为主,一公斤8000苏姆,相当于6.5元人民币。
窦丰富说,乌国畅销的饼干是纯白糖加面粉,酵母、香精之类的添加剂很少。国内市场强调口感、颜值,做广告打品牌。但金渤海从来没有打过广告、做过品牌推广,一不小心,就成了乌兹别克斯坦最大的食品厂。
窦丰富是沂源人,18岁时接父亲班,到蒙阴县的山东省地矿局809地矿队里工作。那时候,在地矿队工作不光是铁饭碗,相当于是金饭碗。
不过,两年后,20岁的窦丰富自己砸掉了金饭碗,做起了生意。
他开过饭店,在倒腾老家的花椒时,一下子赔了16万。上个世纪90年代初,16万债务对于一个普通家庭来讲无疑是个天文数字。
这16万债,还了6年。“我妻子炸油条卖早点,我在路边卖过桔子香蕉。”窦丰富说。还完债后,窦丰富觉得不能再在家里窝着,要出去闯一闯。
他去广东,由着自己的兴趣自费在中山大学学习了电子电气自动化控制,后来应聘到北京一家彩扩设备销售公司工作,搞维修。
老板说,我们自己能不能造彩扩设备啊?窦丰富说,可以啊。于是,他来到上海,和另外三人窝在浦东一间地下室研发影印机。6个月造了两台,一台卖到上海,一台卖到乌兹别克斯坦。
1997年7月28日,窦丰富清楚地记得这个日子——这是老板派窦丰富到乌兹别克斯坦卖机器搞售后服务,他第一次踏上乌国土的日子,一晃20年过去了,乌兹别克斯坦五个州都有窦丰富卖的设备,他也因此结识了很多乌兹别克斯坦的商人和企业家,积攒了大量人脉,为自己后来独立打拼奠定了基础。
先交朋友后赚钱,这个中国人建设了乌国三分之一加气站
从2007年开始,窦丰富开始做汽车油改气的设备改造。同时,他在国内注册公司,专门给乌兹别克斯坦的天然气加气站提供装备。现在,乌兹别克斯坦70%的汽车都用天然气。
窦丰富如何接触到这个项目的呢?
窦丰富的一位朋友在做这个项目时,窦丰富帮他在中国联系采购天然气加气站设备,跑前跑后,帮了不少忙。
做到第三年,窦丰富跟朋友说,你也赚了不少了,我也得赚点儿了。他说行啊,你干吧。
现在,乌兹别克斯坦每个州、每个县的天然气加气站都有窦丰富提供的设备,涉及到近200个加气站,相当于乌国三分之一的天然气加气站装备和建设是由窦丰富提供的。
这个项目使用的是中方对乌专门提供的低息贷款,后来用的是“一带一路”低息贷款,限定采购中方设备。通过做信用证,货款打到国内。这种贸易合法合规,对窦丰富来说轻车熟路,做得很顺手。
2010年到2015年间,窦丰富光从国内进口设备,每年给国内创汇1440万美元。
窦丰富说,乌国的轻工业主要靠进口,从中国、韩国、土耳其等国进口。不过,现在乌兹别克斯坦大力发展本国工业,开了不少工厂,对进口商品的依赖减小了不少。
乌国正在进行基础设施建设,像搅拌机这样的建筑工程机械需要大量进口。在窦丰富眼里,预制板厂、砖场、水泥厂都是投资热点。济南产的雕刻机在中国占有很大份额,这样的小型机械可以引进乌国来办厂,但像大型工业机械设备,配套产业链太长,目前还不具备引进来的条件。
“乌兹别克斯坦的工业化刚开始,但市场就这么大,早点布局早下手,很容易占领市场,留给后来者的机会不会多。”这两天,窦丰富正等着政府给他批地建砖场的消息。
窦丰富准备投资3000万美金建一个大型自动化砖场,地是免费给的,采购的是淄博的窑炉设备,新泰的砖机、机械手,只需雇用十几个工人。
为什么选择投资建砖厂?因为原料可以本土化,不需要进口。地是免费给的,就地取材。
官员都有招商指标,晚上12点等你谈项目
谈起在乌兹别克斯坦最苦的日子,窦丰富说,即使在最困难的时候,他也挣钱,“越困难越好赚钱,因为干得人太少,一旦干起来就能挣钱。做投资,什么时候都是好时候,关键在于你驾驭市场的能力。”窦丰富说。
窦丰富眼里的“苦日子”,是之前乌兹别克斯坦不允许自由调汇,当地的苏姆换不到美元,外国商人在乌赚了钱没法带回国内,海关查的很严,两三个小时才能从机场出来;办企业开餐馆提心吊胆,怕税务局、怕检察院,不能收现金,不敢开好车。国家法律严格到现金都不能交易,汇率变动特别大,曾经有一段时间有4个汇率,一个官方汇率,一个市场汇率,交易所一个汇率,转账一个汇率,今天签合同,明天就变了。
现在,乌国正在进行改革开放,前景很好,政府也放开调汇了,在这里挣了钱很容易拿回国内去。但变化没有想象那么快,一些开放的政策执行起来还是有难度,还要挑战根深蒂固的传统思维,但总体来说,这个国家正在向市场化方向迈进,政府的目标就是增加就业,让更多外国企业到乌兹别克斯坦投资。
乌兹别克斯坦经济部长巴季尔·霍贾耶夫日前还表示,乌国的改革阶段必将伴随一定问题,但“不经历风雨,怎么见彩虹”。乌国很长一段时间一直在进行纸上谈兵式的改革,但现在,“总统每两周会考察一个地区,随行的政府成员、部门代表与地方官员举行会议也成为一种激励工具,促进各种发展战略的实施。这种出访、推动力和效能,让所有人都感受到压力。”巴季尔·霍贾耶夫说。
目前,乌兹别克斯坦政府官员都有招商指标,作为政绩考核。曾经有一位河北企业家来乌谈项目,和塔什干州一位官员约好晚上见面,但后来因和朋友谈事情耽误了时间,一个电话打过去,对方说,没关系,我可以等到(晚上)12点。
从这件事可以看出乌国上下招商的热情,这一幕,像极了21世纪初的中国,各地大建工业园,各地的省长市长县长都是“招商局长”。
不过,窦丰富建议,乌兹别克斯坦官员进行招商,应该把重点放在那些在乌扎了根的中国人,他们对中国对乌国都非常了解,通过他们从中国招商,比乌官员从中国找个考察团来讲赴乌投资的好处,效果要好得多。
乌国市场需要很长培育期,想挣快钱的别来
去年,窦丰富接待了不下200人来乌投资考察,重庆、成都人来考察天然气,河北人考察耐火材料行业,山东人考察化工陶瓷,广东人考察纺织品、阀门管道,浙江人考察包装印刷行业。他们热情很高,但大部分来了又走了,落到实处的很少。真正在这里投资做项目的,还是在乌兹别克斯坦扎了根的中国人。窦丰富说,国内考察团对乌兹别克斯坦不了解,来一趟就能让他们下决心投资,也不现实。
现在很多中国企业来乌考察,窦丰富一看那阵势,就给他们泼凉水:一,你语言不通,光靠翻译沟通不行;第二,你没有销售能力,也没有管理能力,不了解上下游,怎么挣钱。
“语言不通,是不可能融入到当地社会的。”窦丰富说。他一到乌兹别克斯坦就请了两个老师教自己乌兹别克语,不到一年就能跟当地人畅通无阻对话。
“要在这里待得住,要入乡随俗,才能做成事。”窦丰富在塔什干盖了楼房置办了家业,就是抱着长期在这里扎根的心思。他说,想挣快钱的、想挣热钱的,不适合来乌兹别克斯坦。任何一个市场都需要培育期,得做个局出来,不去沉淀,不去交朋友,只想快进快出,怎么能赚钱。
淄博一家企业老板,想建一个玻璃马赛克加工厂,来乌兹别克斯坦两趟,还没弄明白怎么回事,就从国内往这发设备了。设备发过来,放了半年,因为没解决好厂房,也没有搭建团队,什么都没弄好。
“至少要拿出一年时间,把想要了解的东西了解透彻,把当地的文化、政策搞清楚了才行。”窦丰富说,要有一个成熟的团队,乌国本地团队和中国团队相结合,否则什么都玩不成。
“现有很多企业走出去,就为赚钱,把中国人和外国人分得很清,这样很容易失败。”窦丰富说,他做企业把握住这一条,要让当地政府和当地老百姓都受益,该交的税一分不少;逢年过节,主动参与社会公益活动。这里的纳乌鲁斯节相当于中国的春节,窦丰富主动参与,给残疾人福利中心送电脑;区里过节办活动需要资助,他出钱出力,毫不含糊。
“如果融合的好,当地人不会来找你麻烦。”窦丰富说。
金渤海食品厂是窦丰富从另一个中国老板手中接管过来的。此前,经常有当地主管部门上门检查,老板没法做了,才把工厂转手。
窦丰富接管后,做了些改变。以前厂里餐厅开饭,中国人坐一桌,当地人坐一桌,两个圈子分得很清。现在,不管是中国人还是当地人,大家都在一张桌子上吃饭。
“你是你,我是我,挣了钱只往自己兜里装,不做公益,不为社会做贡献,肯定不行。”窦丰富说。
来源:齐鲁壹点
@乌国新观察 连接中亚 传播信息 交流文化
丝路新观察网站:www.siluxgc.com
监制|朱景朝 责编|宋欣